中医顺时养生,延年益寿的秘诀,只有来过一次山西才能明白 中医顺时养生,延年益寿的秘诀,只有来过一次山西才能明白中医顺时养生,延年益寿的秘诀,只有来过一次山西才能明白

中医顺时养生,延年益寿的秘诀,只有来过一次山西才能明白

人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毫不夸张的说,从远古时期开始,山西就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地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就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黄二帝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开端;4300多年前,尧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4200多年前,舜帝建都蒲阪(今山西永济);4100多年前,大禹在山西夏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在这个传统的农耕时代,也慢慢衍生出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它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历法,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反映。我们的祖先通过天象、物象等的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变化,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相传二十四节气最早的起源地为山西临汾乡宁县的云丘山。

上古时期羲和在此观察日月星象,根据星象的不同形状,进一步确立岁时节令。至今为止,云丘山的最高峰仍被人们视为最佳的观象台。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古观象台遗址是观测太阳运动的天文台,与确定重要节气有关,也为节气产生提供了实物证据。

史料记载,神农氏“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说明神农时期已经开始使用节气。尧时期我国已经设有专门观察天象的官员,分别以“鸟、火、虚、昴”四星在黄昏时中天作为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标志。《尚书·尧典》中有“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记载。二十四节气在舜统治时期被划分成七十二候,也就是每个节气有十五天,每五天作为一个候,全年一共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里,春夏秋冬的四个“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最关键,它们代表了季节的更替。在季节更替的大背景之下,才有候的变化。

春秋时期,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到了西汉初年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是西汉时期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含义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就是春季的开始。

:降雨开始,雨水增多。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

:气候温暖,万物开始生长。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夏季的开始。

: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夏收作物开始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有芒的谷类作物播种,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

:炎热的夏天来临。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秋季的开始。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昼夜平分。

:露水日更多,气温更低,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冻。

:冬季的开始。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

: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雪量渐渐增多。

:开始进入冬天。

:气候开始寒冷,但是还没有冷到极点。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将节气的变化与人体养生保健结合起来,是中医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中医药理论中,历来重视“人与天地相应”,因此,也将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医事、药事等活动。中医认为,人若不适应四时节气变化就很容易感受六淫病邪,继而发生恶寒发热等一系列疾病。若做到顺时养生,比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则有利于帮助人体祛病保健,延年益寿。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雨水节气为例,列举了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这四种与时令不符的反常气候,认为四时节气的变化要保持一定的常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四时节气太过或不及都会对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二十四节气也对人体健康养生有着

重要意义。

友情提示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摄图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故事,请关注【杏林晋彩】

如果您觉得内容还不错

期待您给喜欢的文章点个“赞”和“在看”

劳驾“分享”给您的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别忘记,给“杏林晋彩”设为星标

咱们每周一、四,中午12:30,不见不散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