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目录:

一、节气解说

二、气候特征

三、养生原则

四、起居养生

五、饮食养生

六、运动养生

七、情志养生

八、防病养生

九、常见病保健法

一、节气解说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二、气候特征

1.日照时间短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2.气温走低,气候寒冷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三、养生原则

冬至宜养阳。冬至是一年中阳气初生之时,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所以此节气的养生非常重要。冬至一阳生,在这一天,盛到极点的阴气开始衰退,从而会有一点阳气萌生。从这时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因此,只有体内阳气充足,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起居养生

1、冷水洗脸

冬至天气寒冷,很多人早上会选择用热水洗脸,事实上,清晨冷水洗脸不仅能让人变得清醒、精神振奋,还可以预防冬季外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室温恒定

首先室温应保持恒定。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室内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3、温水刷牙

冬至刷牙最好用温水。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至,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4、喝温开水

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5、夜忌憋尿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习惯,认为忍一时并不会有多大的伤害,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有的人冬夜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专家提醒,可不要小看这不经意的憋尿,有尿意而不及时排尿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6、早睡晚起

冬至之后,白天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需要根据季节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缓慢起床,不能醒来立马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

7、穿衣适温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8、睡勿蒙头

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9、温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湿,可避免乏脂性湿疹。洗澡时尽量用温水,避免过烫。一般油性皮肤的人在冬季一周洗两次澡即可,干性皮肤的人一周洗一次澡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后要擦保湿霜。

10、常晒太阳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养生,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至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11、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方便时可用中药泡脚,这里有个药方,可以在水中放几片当归、红花、川断及金银花等,可以活血补肾,还可以防止冬至皮肤干燥、皲裂。

12、定时开窗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五、饮食养生

谚语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时节,人们食欲大增,肠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的发挥食材的功效。营养学研究证明,冬至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1.增加热能供给

要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的食物,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同时注意不偏食不挑食。

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要补充维生素,建议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吃足蔬果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预防便秘、保护心脏、增强抵抗力等。尤其在季节变化之际,不可偏废,但外食族不容易达到,聚餐建议选择油脂低的食物,点餐时可多点一份青菜,尽量维持均衡饮食。

3.饺子汤圆助暖防寒

冬至吃饺子汤圆,有着久远的历史,从养生的角度来分析,饺子一般使用韭菜、肉类为馅,能够为人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中医认为韭菜有助阳气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刚萌生的微弱的阳气变得强一些,有助于防寒,汤圆由糯米和糖、芝麻等组成,都是含有较高热量的,有助于补充热量,对冬天抵御寒冷有帮助。

4.温热性的食物为主

冬季属水,对应人体的脏腑则为肾,大脑、生殖泌尿系统。寒冬宜养肾,不妨趁寒冷的冬季进补一番,来年身体才能强壮健康,冬季滋补关键。可趁此时吃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炉、姜母鸭等,也可多食用能帮助血液循环的韭菜、姜、大蒜等。

5.应忌冰冷的饮料等

冬至,不应食用或引用水凉的食物或饮料,因为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应固守精气,不要耗损太多元气,否则来年容易身体虚弱。

6、火锅、加工品、高汤少碰

天气变冷,许多聚餐会选择火锅、羊肉炉“补一下”。但慢性病患者、肾脏病患者最好少吃加工品,例如蛋饺、鱼饺等,也要避免喝含有高普林的火锅高汤、大骨汤。

冬至养生食谱推荐

1.冬至养生菜:天麻蒸鲤鱼

【材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鲜鲤鱼1条(1500g),清汤、调料各适量。

【做法】: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将天麻放人泡过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放人鱼头和鱼腹部内,置盘中,然后放人葱、生姜,加入适当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淀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降压去湿,祛风强肾。适于高血压患者。

2、冬至养生汤:天麻炖乌鸡

【材料】: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3、冬至养生粥:韭菜粥

【材料】:韭菜、白米、猪肉少许。

【做法】:先把白米粥煮熟,再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以及少许猪肉,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功效】:韭菜内含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物质。韭菜粥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六、运动养生

1.运动时机

冬至之后,白天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需要根据季节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缓慢起床,不能醒来立马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3~5点运动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运动。

2.运动方式

冬至过后,阳气开始生起,并逐渐旺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张竞之称,由于阳是从阴里面生出来的,只有当阴足够旺盛时,阳气才能生得更好。因此,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3运动注意事项

冬至后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不宜大出汗。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不要激烈运动。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同时要保持大小便顺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而每次锻炼之前,热身的时间不要少于20分钟,尤其要注重身体关节的热身活动,每次练功前一定要把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充分的活动开,而跳跳绳也是冬季一种极好的热身方式。每天早上练功前应该适当吃点早餐,还应适当喝些开水。

七、情志养生

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人之阳气,既能养神,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使诸筋柔和;反之,如果过度烦劳,就会紧张亢盛,而致阴精耗竭。所以,保持心情愉悦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动怒,以养情志。

古人讲究“第一戒晨嗔”,每日早晨为气机升发之始,嗔恨恼怒,不利于气机疏达、阳气升发,有害一日健康。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同样的,冬至为一年阳气初升之时,此时更当保持愉悦,以免扰乱气机。国藩根据冬至寒极阳生、一阳来复,制定了养生课业,主张每日当有冬至,以平静为主养生,“最是‘静’字功夫要紧”,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其“日课十二条”中,要求“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因此,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

八、防病养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九、常见病保健法

1.口角炎

口角炎在冬季很常见,特别是气候干燥的北方,由于长时间开着暖气,一出门室外又冷风一吹,嘴角就很容易裂开。口唇、口角周围的皮肤黏膜开裂后,病菌就很容易进入伤口,导致感染。

预防方法:

多补充维生素b12,和复合b族维生素,可以选择药片补充。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例如瘦肉、蛋类、动物肝脏等等。而且在日常烹饪食物过程中,煮法也有讲究,避免维生素B2流失,那就没有作用了。

治疗方法:

患上口角炎后,可以吃阿奇霉素等口服的消炎药,用红霉素软膏外敷进行消毒,饮食方面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多摄取维生素b12含量高的食物,多多休息。

2.心绞痛

(1)仰卧在床上,或者是坐在床上,全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缓缓的呼吸,然后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各自按摩对侧的腋窝100次,每天早晚各都进行1次。

(2)用大拇指的指腹对膻中穴进行点按,点按时的礼服要轻柔和缓慢,顺时针方面和逆时针方向各都30次。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内关穴位,按揉的力度要适中,感到微微发热为宜,每次进行3分钟。

(3)双手的五指张开后,从胸前的胸骨正中央开始,沿着侧肋骨间隙平平的摩擦肋弓20次,用力要稍微重一些。双臂分别弯曲放在背后,然后用手背轻轻拍打背部30次。

小结:

冬至是我国第22个节气,民间素有“气始于冬至”的说法。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冬至被认为是健脾养胃的最佳时节。冬至时节,正是阳气初生时分,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因为只有人体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养生保健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防病养生、常见病保健法六大方面概括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