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养生要注意“三避”、“四宜”。 今日夏至,养生要注意“三避”、“四宜”。今日夏至,养生要注意“三避”、“四宜”。

今日夏至,养生要注意“三避”、“四宜”。

俗话说:

冬至养生,夏至治病。

一个安内,一个攘外。

热极而寒生,寒生百病重。

夏至将至,

由此正式进入盛夏时节。

此时温度高,

对人体会造成某些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损伤。

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

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为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

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因此,夏至养生,意义重大。

一、避寒

中医认为: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最易感受风寒、风湿及湿热之邪,罹患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

1.防腹中寒:

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不贪吃冷饮、冷食;

是睡觉时一定要盖“肚子”;

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民间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是有一定道理的。

2、防躯体寒:

防止躯体受寒主要是要正确使用电扇和空调;

3、防头、脚之寒:

夏季不要用冷水洗头,冲脚,易导致各种疾病。

二、避暑

高温环境下,人容易发生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引起“中暑”,若不及时处理,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如意识混浊、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状。

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晒

②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

③保证汗腺功能正常,不要损伤汗腺

④借助自然风、风扇、空调等降温

三、避湿

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避湿。

避湿的主要方法:

1.远离潮湿环境;

2.借助饮食利湿(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仁米、扁豆、冬瓜等);

3.空调设备除湿。

“四宜”

宜养心

正所谓,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意思就是说,夏季是草木茂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相交,阳光雨水充足,要晚点睡、早点起,心情要愉快,不要压抑自己。夏季要养心,否则就容易耗损心气、心血,到冬天容易患重病。

早晚气温不是太高的时候可以出去走走,调适心情。也可以通过听轻音乐、静坐、练瑜伽等方式来让心安静下来。

宜晚睡早起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此时,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

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因为热性食物摄入过多,会损伤脾胃。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夏季食用生姜对人体有益。

推荐一种生姜的吃法:取10克生姜切片或切丝,配上25克红枣,煮成生姜红枣汤服用,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暖脾胃。

需要注意的是,菊花茶、绿豆汤、凉茶之类的解渴消暑食品,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皆为寒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但不宜天天喝。

宜户外运动

运动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边、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舒缓运动为主。运动

不宜过于剧烈

,避免大汗淋漓,损伤阴阳。

温馨提醒,晨练并非越早越好。在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故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