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中国人想要的理想的夏季生活状态
不论劳作、收获,还是休养、娱乐
自古便是顺天时、依地利的
追求以谦逊、克制、平和的心态
做到知足保和
实现适意的生活
适意消夏
﹏﹏﹏﹏﹏﹏﹏﹏﹏﹏﹏﹏﹏﹏﹏﹏﹏﹏﹏﹏﹏﹏
造物、品物皆是生活
在热烈的时节求清雅
在躁动的时节得安闲
《礼记•月令》说
仲夏之月,君子斋戒
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
毋或进,薄滋味
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夏季万物盛长而华实,节气时令与农时农事相合的同时,形成具有特色的风物习俗,反映了天时地利所激发的中国人个体和集体的生活智慧。积累至今,传统的夏皆是生活。对于中国人而言,包含了劳作、收获、休养、娱乐的夏季的理想生活状态,自古便是顺天时、依地利,追求以谦逊、克制、平和的心态,做到知足保和,才能实现季节令与之相关的造物、品物适意生活。
初伏栀子素如雪
飘散在江南烟雨里温婉如玉的栀子花
有着让人无法忘怀的香气
理想的夏季生活指南
﹏﹏﹏﹏﹏﹏﹏﹏﹏﹏﹏﹏﹏﹏﹏
《东京梦华录》说:“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炸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小暑和大暑,从夏至之后的初伏开始,到入秋后还有末伏,到处暑,暑气方止。
《东京梦华录》说:“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炸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六月的杭州,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干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凉水茘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绿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云、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碢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其中既有大量诱人的时令消暑瓜果,也有专为因暑热食欲不佳而制作的爽口的水饭、鲜香的炙肉和干脯,还有刺激食欲的芥辣瓜儿,而且几乎用不着细考,凉水茘枝膏、沙糖绿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细索凉粉,以及高级到悉用银器盛装的“冰雪”,一定都是冰爽的消夏美食。
而见诸于宋代文献的夏季冷饮还有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汁、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汁、苦水、紫苏饮、荔枝露水、白醑凉水、梅花酒、金桔团雪泡、沉香水、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凉水、雪泡梅花酒、雪泡豆儿、乳糖真雪等。这些千年以前的美食,比起现在的冷饮毫不逊色,似乎还更加天然健康,名称也清雅可爱。
古时夏季若要享受清凉
最直接有效的
必不可少的自然是冰
南宋杨万里《荔枝歌》说
北人冰雪作生涯
冰雪一窖活一家
帝城六月日卓午
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
行人未吃心眼开
宋时的“冰雪”是否就是单纯的冰雪,意味深长,值得细考。
唐代更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据《唐摭言》载,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过路人热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为快。却不料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结果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终于弄巧成拙,赔了本。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但在《周礼》中早已记述了“凌人掌冰”。凌人负责在冬天斩冰,春季治鉴(冰鉴),夏季颁冰掌事,凿冰窖藏冰,制冰鉴,纳冰备以祭祀。
帝王在夏季颁冰赏赐,历朝几乎不断,至清最盛。能够享受冰凉的从帝王、贵族、高官,逐渐到了民间富豪、商人,甚至平民百姓。《云仙杂记》说唐代“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而白居易能够“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宋代民间售卖“冰雪”,“冰雪一窖活一家”,可见冰雪依然价值不菲,但《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还有文字记载了夏季“富家散暑药冰水”的慈善活动,可见那时冰雪已经不再是“价等金璧”的昂贵之物了。明人李梦阳《冰车行》描述了“万人齐呼冰窖开,大车小车如山来”的规模。
到清代,官方仍然在每岁冬至前,工部发银差官伐冰收藏,并由内务府专管,还曾发过冰票,按等级领冰。雍正乾隆二帝也曾经下令取用工部藏冰“设立冰水暑汤,以解行人烦渴”。除去官方,《清嘉录》中记载了“土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鲜鱼肆以之护鱼,谓之‘冰鲜’。”蔡云《吴歈》诗云:“初庚梅断忽三庚,九九难消暑气蒸。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冰”,可知当时民间置窨冰担卖的情形。
青铜冰鉴,战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广泛。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可见当时冷饮制作的水平相当高。
炎炎夏日冷饮固然痛快,但从中国传统养生来看,热饮能疏导消解暑热并且补气的效应更受重视。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伏日在街上售卖的既有冰水,也有煎熬紫苏叶、藿香叶、甘草等汤,称之为“暑汤”的饮料。香薷汤也是夏日药汤类饮品,但莲子汤就是地道的甜品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北京城的夏令冷食冷饮很是今人感怀,因为果子干、青杏蜜、煮海棠、玫瑰枣、炒红果、金糕、红果糊子膏、雪花落、酸梅汤不仅美味消暑,还伴随着打冰盏儿和京味儿吆喝,构成了独特的夏季风物,有声有景,有情有味。
夏日暑热是为天候,传统造物展现出极大的智慧,通过各种方式回避或消解、疏导、散发暑热,让人实现了适意生活。
避暑地、园林、宫殿,是大规模利用自然的绿植、山水或者人工水循环、空气流通,加上冰块,来营造清凉大环境。今天人们也能够亲自体味验证其名实者,至少可以迅速举出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SummerPalace)的经典例子。而在更古的时代,位高权重者避暑消夏的居所工夫更深。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武林旧事》中说南宋禁中避暑有翠寒堂,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寒瀑飞空,注入十亩大池,室内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大院子里花草数百盆,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再加上纱厨后有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以及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同是帝王,唐代的手笔更大。在大明宫有含凉殿“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那时候更为机巧的是“自雨亭”,据说有域外的技术渊源。拂菻国(东罗马帝国)有自雨亭,而且为唐人所知,“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于是,御史大夫王鉷就在自己太平坊的大宅里造了自雨亭子,据说“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颐和园
本土传统建筑中有水亭和水阁,是相对开敞的空间,利用自然水体和空气流通来调节温度和湿度,而且人在其中,视野里往往是相宜的夏日风光。
带有亭阁建筑的山水庭园本身也是夏日代表性的景致。
刘禹锡这样描述水亭避暑
千竿竹翠数莲红
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雨
水晶帘莹更通风
雅致高深更进一层者,或直接进山享受天然,而到寺院寻幽则又添一份禅意。唐末的高骈作为武人,也有山亭夏日的悠闲文雅:“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宋代文人梅尧臣于中伏日到妙觉寺,怡然忘归,“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但古语也明言:
避暑有妙法,
不在泉石间。
宁心无一事,
便到清凉山
若是能去到山林间就更好了
看山林隔着光影送来一片青翠的绿色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或是像辛弃疾所说的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文人墨客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
扇子这类造物早已不限于功能,通过文人题字作画,
似乎早先的文人用扇更多旷达惬意。
帘和席,奢华者有玉石、水晶、象牙,而更为普及的材料是植物类的竹、草和织物。
频频出现在诗文中的消夏用物有凉席(“玉簟”)和帘(“水晶帘”),引发关于清凉和风的意象与联想。
席有竹席、苇席、蔺草席等,能清凉隔热;帘有竹帘、草帘、苇杆帘、布帘等,有效减少光热进入室内的量,同时通气透风。另外,材质多平易又为人所熟知的暑日良友,还有扇子和“竹夫人”。
夏日里,
井水是天然的清凉剂
浮瓜沉李,自在清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绣佛手花鸟檀柄团扇,清,故宫博物院藏
在夏季,扇子的仪仗、遮蔽等功能可以说都需要让位于扇风取凉,不论是从材料上说的羽扇、蒲扇、绢扇、纸扇、象牙扇、香木扇,《尔雅》里还有“以苇曰扇”,还是从形状上说的团扇等平扇,以及折扇,先要“招清风”,才称得上“凉友”。但扇子这类造物也不限于功能,最明显的,是由于文人的介入,尤其是通过题字作画,令其承载了更多的文化艺术。
隋唐之后
文人墨客爱把玩扇子
视其为
“怀袖雅物”
甚至让扇面发展成为
书画的一个独立门
只是这样的文雅多少免不了拘束
似乎早先的文人用扇更多旷达惬意
摇扇赏风,云淡风轻
摇的是一身清凉
更是一心清凉
是在俗世喧嚣里
找到一种属于你的惬意与静默
唐人雍裕之《题蒲葵扇》诗云
“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
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诗仙李白《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这样的潇洒就更令人羡慕了
《消夏图》,刘贯道,元,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元代画家刘贯道的《消夏图》具体描绘了古代文人在室内的
消夏生活细节
。尤其画中实景里有一个三弯腿带束腰的四足小几,上面置冰盘,盘中有冰山和时令水果,直接点明消夏主题。画中文人
轻拈拂尘,悠然自得
。这里的拂尘略似麈尾,在宋代,拂子既是驱蝇的时令用物,又是增添道气的雅器,与同为手持的扇子相比,魏晋古意更浓。
凉而不寒消夏好物——竹夫人
“竹夫人”今人依然在用。这种物件在清代方浚师的《蕉轩随录》中有明确的解释:编竹如圆枕,空其中,长三四尺,夏月报以卧,可以清暑,名之曰“竹夫人”。在《红楼梦》里,薛宝钗出过一个谜语,谜底为
“竹夫人”
,谜面第一句
有眼无珠腹内空”说形状,后面的“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说使用的时间,并暗示名称。以上描述跟今日可见的实物一致。但方浚师同时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是送竹几与谢秀才,俗呼竹几曰‘竹夫人’也”,似有扰乱之嫌。唐人陆龟蒙描述一种“竹夹膝”:“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而清代浙江钱塘县人吴城也有《咏竹夹膝》诗,形容竹夹膝“谁截此君空复空,交纹叠翠何玲珑”,倒是符合方浚师说的“竹夫人”的形态结构,但似乎唐代的“竹夹膝”还应该有另外一种形制。
东坡说的“竹夫人”被同时代的黄庭坚唤作“青奴”,我们似乎可以由此感受到这一消夏妙物的情态,还有古时的文人风流。
此外,用瓷器做成形态各异的瓷枕也是古人消暑的创举。瓷枕之所以能成为夏季取凉消暑的日常用品,主要取决于瓷器表面那一层冰凉的釉,炎热的夏天枕在上面,自然会清凉许多。古有
“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的诗歌,便是对瓷枕的盛赞。由扇子到瓷枕,可见古人度夏消暑的方式是生动而富有乐趣的,而且其样式更
原生态和低碳
中国的夏日造物智慧和功夫还集中体现在
夏季使用的面料
上。首先是
,本身具有柔滑舒适透气的性质,但其中织造得更加轻薄者被特别用来裁制夏服,比如
纱和罗
。明代宫中的四季穿着时说“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四月初四换穿纱衣,至九月又改穿山甲罗衣”。明代宫廷在入夏以后穿用凉爽的纱衣,因为经纬密度更小,而罗衣在春秋穿着,显然各季节所对应的织物具体情况也应该不同。宋代《天工开物》中明言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再往前,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记人称“三绝”(机绝、针绝、丝绝)的吴主孙权之妻赵夫人能够“织为罗縠,累月而成,裁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功,而房内自凉”,将罗縠并提,极言轻透,能使“房内自凉”的功效让它无疑十分适用于炎夏。自战国开始至唐宋、明清,见诸文献也有实物证明纱罗织物品类繁多,根据经纬密度、纹饰情况而面貌各异。而令人惊叹的总是那些轻盈神奇的造物。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形容宋代亳州所出的轻容纱
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着烟雾
”。福州南宋黄升墓中出土了轻盈的纱罗背心,而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是更加古远的西汉时期的造物。古代高级夏服纱罗的穿着效果在《簪花仕女图》中表现得可谓充分。画中的宫廷贵女着曳地罗裙,披薄纱,丰腴白皙的肌肤在纱下隐现。唐代风气开放,女子可以赤足,肌肤甚至可以裸露,但中国古时传统的衣装基本讲求的是蔽体,夏服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因而更显得重要。
除去蚕丝,中国历史上
用于夏服的纤维还有很多
《天工开物》专门有“夏服”章节
还总结性介绍了苎麻、葛、芭蕉等植物纤维。
大名“夏布”的,是用苎麻织造的平纹布,漂白后为“白纻”、“白纻细布”,苎麻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诗经》中有“东门之地,可以沤苎”,反映了当时的加工方法。麻和桑相对应,很早就成为耕作之外、跟纺织相关的重要农事对象,自古以来就是百姓服用的主要衣料。苎麻布吸湿、散热快,虽然一般比丝绸粗糙,但从成本和品质上来说更适于夏季服用,也可以做得很精细,成为上乘布料,江西夏布曾为贡品。南宋戴复古作《白苎歌》称赞这种优质面料:
雪为纬,玉为经
一织三涤手,织成一片冰
《清异录》记载了一种“用纯丝蕉骨相兼捻织”的“醒骨纱”,因其质感凉寒醒骨得名。竹布、芙蓉布则是相对少见的夏服面料。《古今小说》中,赵伯升茶肆遇仁宗的故事里出现了不宜遮寒的“黄草布衫”。《锡金县志》、《开化乡志》记录了道光、咸丰年间无锡乡村生产丝经黄草布,用作夏衣、蚊帐等,大汗而衣不沾身,远胜江西夏布。它还可以充当糊窗的窗纱,甚至被用作灯笼上的罩纱,无怪乎故事里士子作诗哀叹落魄时,关于自己褴褛的黄草布衫,“邻家女子低声问:觅于奴糊隔帛儿?”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不仅记录了节令日“赐衣”
也描述了夏服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诗中的“细葛”是用葛根纤维精作的织物
《诗经•葛覃》中的“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句中,“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明代郑若庸的《玉玦记》里,男主人公王商赴京应试时候,“残暑方归箧扇,新凉乍怯絺衣”,也在说葛布用作夏服,而且确实单薄,入秋新凉就不能继续穿着了。
《簪花仕女图》(局部),周昉,唐,辽宁省博物馆藏
夏服面料既注重选材和织造,也会在整染工艺方面着力。先说靛蓝花布,用作夏服有非常实用的附加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用蓝草与石灰做成的“蓝淀(靛)”有止血、拔毒、杀虫之功。而以薯莨为染料并经复杂工艺制成的莨绸,其丝劲爽,手感清凉润滑,穿着不粘身,更为宜夏,还有一个美妙的名字“
香云纱
”,提示其织有“透孔小花”,凉爽透风。
适宜生活
早在先秦,《礼记•月令》便说,仲夏之月,“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夏季万物盛长而华实,节气时令与农时农事相合的同时,形成具有特色的风物习俗。夏季的节令风物反映了天时地利所激发的中国人个体和集体的生活智慧。造物、品物皆是生活,在热烈的时节求清雅,在躁动的时节得安闲。早在先秦,《礼记•月令》便说,仲夏之月,“
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暑天至
寻一处清凉,得一份心静
不论劳作、收获,还是休养娱乐
都应顺天时、依地利
追求谦逊、克制、平和的心态
做到知足保和
实现适意的生活
可隐于庭院,羽扇摇,心悠然
可隐于山林,听风吟,心有禅
可隐于诗书之中
一书卷,一凉茶
愿大家
适意消夏
^^^
来源:《装饰》杂志2015年第四期“特别策划·
廿四节气”,
文字有删减。
原文标题:《适意消夏——夏季节气与文
化》,
作者:刘晶晶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装饰杂志往期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装饰》杂志近期刊物介绍:
《装饰》杂志2017年第1期介绍
“创新·创业”
《装饰》杂志2017年第2期介绍
阅读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3期介绍
“江南物化”
《装饰》杂志2017年第4期介绍
“信息视觉”
《装饰》杂志2017年第5期介绍
“历史街区复兴”
《装饰》杂志2017年第6期介绍
“德国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7期介绍
毕设·环境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8期介绍
“宜兴紫砂”
《装饰》杂志2017年第9期介绍
“品牌·中国”
《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介绍
“张仃百年”
《装饰》杂志2017年第11期介绍
“手艺
乡村”
《装饰》杂志2017年第12期介绍
“服务共享”
《装饰》杂志2018年第1期介
"海外汉学"
《装饰》杂志2018年第2期介绍
“包装设计”
《装饰》杂志2018年第3期介绍
“《莱昂纳多》50年”
《装饰》杂志2018年第4期介绍
“设计·扶贫”
《装饰》杂志2018年第5期部分内容介绍
社会创新
《装饰》杂志2018年第6期介绍
“毕业设计·服装设计”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此书及近期刊物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