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  寒露保暖护肺阴,先调后补宜健康 二十四节气养生  寒露保暖护肺阴,先调后补宜健康二十四节气养生 寒露保暖护肺阴,先调后补宜健康

二十四节气养生 寒露保暖护肺阴,先调后补宜健康

寒露是本年度第十七个节气,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6°时,即为寒露节气。它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到了10月中下旬,白昼日益缩短,黑夜逐渐增长。此时,正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尤其是入夜以后,更是寒气袭人。因此,寒露之后不宜再过度“秋冻”,尤其要注意颈部、腰背腹、脚部的保暖。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如果受凉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痒等症状。故早晚出门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护颈部避免受凉。与此同时,还可适当做一下颈部运动,如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以疏通颈部经络,防治寒邪入侵。

寒露期间,还需要暖腰背腹,因为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背腹如果保暖不够,会出现腰肌劳损、腹泻、背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以防腰背腹诸疾。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特别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专家提醒,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钻膜毛细血管收缩,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最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因此,寒露开始应时常注意暖脚,除了穿厚袜子外,还可在睡前热水泡脚,按摩足心,达到舒筋活血,温暖全身的功效。

生活起居顺阴阳、情绪调养防秋悲

天气逐渐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增多,此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因此,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大家要注意避免血栓的形成。尤其是老年人,需合理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宜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同时,推荐两个重要的养生小技巧:一是多饮水,二是晚饭在晚上7点前完成。研究发现年龄53岁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进食,血压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因此,寒露这一天过后,晚上就餐时间宜早不宜晚。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出现伤感的忧郁情节。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养生运动有秘籍、经络养生不可少

寒露时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等运动,但每天运动时间不宜太早。这是因为:一是天刚亮时城市空气不佳;二是因为晨起气温偏低,身体偏弱者容易感受寒邪。故人们宜在太阳升起后外出运动,运动时避免出汗太多,否则会伤阴损阳。如果遇到起风变天、阴雨天气,可在室内运动,不可盲目冒寒涉水运动,以免感受寒湿而感冒。除以上运动之外,还可以练习我们的寒露养生操呦。

寒露养生操

寒露节气与人体的膀胱经相对应。膀胱经从内眼角的睛明穴一直走至足小趾的至阴穴,可以说是“从头到脚”,是人体当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络。寒露时可时常按摩膀胱经上的委中穴、肺俞穴,及足太阴脾经上的太白穴。

1.委中穴

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具体按摩方法是: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一压一松为1次,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按压时,如果能涂抹上一点刮痧油或药酒,效果会更好。经常按摩委中穴不仅可以治疗腰痛,而且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疼痛。

2.肺俞穴

位于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膀胱经.秋天天气干燥,对于我们的肺部来说伤害会比较大,那么这个时候你们可以多多的按摩肺俞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润肺润燥,止咳平喘,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秋燥对呼吸系统造成的伤害。

3.太白穴

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属于足太阴脾经,太白穴是调理脾功能的主要穴位,治疗范围较广,对脾虚有关的病证,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具体方法:

两腿盘坐,以一手拇指指腹点揉太白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太白穴交替点揉。

养阴润肺防秋燥,先调脾胃后进补

自古称秋为金秋,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故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石榴、提子等水果。

此外,还应重视涂擦防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民间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寒露时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因此不能急于进食肥甘厚味,当先调理一下脾胃,为脾胃更好地受纳补品做好准备。可选择食用一些甘淡补脾的食物,如茯苓饼、芡实、山药、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且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对于平素脾虚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对于胃火旺盛者,应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对于消化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不妨适度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最后给大家介绍两款

时令服用的代茶饮小偏方~

养肺利咽茶

【原料】

桔梗5g、百合5g、菊花3g、炙甘草3g、胖大海1枚、冰糖少许。

【制法】

做成小的茶包,每日开水冲服代茶饮即可。

【功效】

宣肺祛痰、润肺止咳功效。

五汁饮

【原料】

雪梨1个、鲜藕1段、鲜马蹄5个、麦冬1两、鲜白茅根1两。

【制法】

先将雪梨、马蹄、莲藕洗净后去皮并切成块状,麦冬、芦根洗净,所有材料一齐放入煲中,加水约1000ml,大火煮沸,小火再煮30分钟,取汁饮用即可。

【功效】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功效。

l发布:西京医院融媒体中心

l作者:高洁姬方婧曾辉

l视频:王婷任勇智

l配音:李博文

l编辑:周文静

l责编:苏昱亚任伟锋

l主编:乔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