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谚 二十四节气与农谚二十四节气与农谚

二十四节气与农谚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具体体现和优秀代表,是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它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已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

节气(

上海自然博物馆

农谚是“二十四节气”传承的重要方式。《说文解字》讲:“谚,传言也。”它是民间口口相传的短语或韵语,具有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充满睿智等特点。农业谚语(简称农谚),是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是民间传承农业技术和生活经验的重要方式。农谚伴随农业起源而产生和流传,历史悠久,流行广泛。在汉族的先秦典籍中已见诸端绪,汉代以降,历代农书多有记述征引。经过世代先民的口传心授,农谚代有新创,流播不绝,不断丰富和发展。农谚中既保存了农史事象的印记,也充满了乡土民俗的醇香,是人类历史遗存的珍贵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相关农谚内容丰富多彩,久传不衰,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农谚中有对于不误农时的劝戒,如“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

百姓不怕苦,只怕节令误。

”;有对于节气物候现象的描述,如“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惊蛰至,雷声起。

”;还有根据节气当日天气情况预示未来天气和收成的,如“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

雨水明,夏至晴。

”、“

惊蛰闻雷米如泥。

”;有对于节气农事的描述,如“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

处暑不肥田,白露要怨天。

”、“

立夏前后种络麻。

”等;有对于作物不同节气生长状况进行描述的,如小麦生长“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等。除了农田作物,水产养殖类也有节气规律可循,如黑龙江地区就有农谚“

开春时的鱼逆水走,立秋后的鱼顺水走。

”,“

白露之后牛羊配,寒露之后鸡换羽。

”还有对生活方面的指导,如“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等等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如此广阔的天地里怎么可能统统适用?的确,二十四节气最初产生于黄河流域,因此二十四节气名称所体现出的气候特点如小雪大雪,所反映的也正是黄河流域地区气候特色,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如海南等地,即便“大雪”将临,依然花红草绿,雪的影子根本无处追寻。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每个地方都会按照当地节气的特征,来形成自己对劳作规律的理解。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带着节气的本土谚语。通过这些谚语,我们可以知道同一个节气当天,相同天气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杭州地区有“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之说,意指惊蛰前打雷,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发生水涝,影响作物生长。但在高山地区却说“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意指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来说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我们还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由于气温等条件不同,对于作物的种植时间也是不同的,如山东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时。”而湖北和安徽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等等。

二十四节气农谚汇集起来,就好比一本写实的农业教科书,简单朴实,但却包罗万象,异彩纷呈。过去的庄稼人种地,靠的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更多的就是这些口口相传的农谚,一辈一辈代代相传。如今,虽然农业科技日益进步,农民种田有了更多的科学指导,二十四节气所体现出的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及相关思想理念,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农民的日常劳作和农业生产中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这些农谚保留下来,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用一年多的时间广泛搜寻各地民间流传的农业谚语,并摘录征引了历史文献中的谚语记载,编写了《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希望可以通过对二十四节气农谚的收集、研究和整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这一宝贵遗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