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每年的四月初一前后,人们就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立夏时节,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大自然一副充满暖光的惬意景象。

秋风白露

虚润燥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月7-9日到来,标志着仲秋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农历八月,天气渐凉,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会有露珠凝结。“白露”中的“白”字,其实并非指露水的颜色是白的,而是因阴阳五行中

“秋属金,金色白”

而来。古人认识白露节气有3个特征: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燕子)归;三候群鸟养羞”

。是说白露时节,秋风萧瑟,鸿雁南迁,燕子北归,诸鸟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之气开始储食备冬。

阳历9月份,全国日平均气温在16~26℃。一般白露节气前后,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冷空气南下往往带来一定程度的降温,所以人们常说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我国国土广阔,南北

温差较大,白露时节,北方大部、黄淮、江淮,以及川、贵等地开始正式

步入秋天,西北及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8℃,已有仲秋的感觉。

而江南、华南地区的天气还普遍比较热,最高气温能达到30℃以上。

9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85毫米,在白露时节,我国南北降水量差异也很大。

北方的降雨通常很少,秋高气爽的同时,天气也比较干燥;

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则是秋雨绵绵,尤其是如果遇上冷空气和台风相持不下的情况,较易形成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收成。

节气谚语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

白露节气进入了仲秋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有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的谚语一说。虽然

“春捂秋冻”

是大家熟知的养生保健要诀,但是“秋冻”并不是简单的少穿衣,俗语云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所以

“秋冻”应当是指穿衣薄而不露身。

适当的“秋冻”能锻炼耐寒能力,提高人们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增强抵抗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秋冻”,如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管病变,导致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会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随发生,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

,要注意保暖,根据温度及时增减衣物。

同时,秋季多风,把空气中的水分带走了,使得天气十分干燥,所以

“秋燥”也是白露节气的一大特点。

秋季属肺,燥邪最易损伤肺脏,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易出现口干、咽干、咽痛等症状。

因此,人们可在白露时节食用银耳木耳羹,非糖尿病患者可加冰糖,提前润燥清肺,预防“秋燥”。

同时,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如果继续像夏天一样吹凉风或者进食生冷食物则易引起腹泻。

所以秋季人们

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肚脐的位置

,并且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生冷或快变质的食物。

风为百病之长,

易侵犯经络筋骨,风湿病患者的症状会出现反复,因此此类人群秋季要防寒保暖,清淡饮食。

总而言之,秋天是万物凋零的时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应该

神气,适当进补

,调整好身体的状态,健康地迎接寒冬的到来。

田芬兰教授谈白露养生

名医小传

田芬兰,

女,汉族,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首席专家。

白露养生最紧要

关键预防“凉”与“燥”

白露时节,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

“白露时分桂飘香”

的说法。那么,白露节气养生保健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已82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周出诊的田芬兰教授指出,

白露养生首要关注两个方面:凉和燥。

民间有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的俗语。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也就是说从白露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不适宜再暴露身体。白露时节,大自然阳气逐渐收敛,阴气越来越盛,应遵循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的养生原则,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此外,还要做到

护心、护脚、护肠胃的“三防护”。

1.护心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中老年人想要安全过冬,就要在白露之后做好护心养心的工作。《养生论》中载

“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

,轻则感冒,重则导致心血管受凉挛急,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民间虽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

“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体弱多病的人、儿童、老年人等最好多穿一件背心

,可以保护好心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护脚

白露是天气冷热的分界点。白露过后,

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说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脚距离心脏最远,容易血液循环不畅。并且肾气始于足下,脚受凉就会伤肾。中医理论中,

脚为人之根

,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贯穿人体上下。因此,

白露后不要再穿凉鞋,记得穿袜子,以免造成寒气入侵

还要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睡前泡脚胜过吃

补药,不仅可以调养身体,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泡脚水温不能太烫,40℃左右就差不多了。

泡脚时,可以在旁边备一壶热水,感觉水温不够的时候,适量加水保持水温。如果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而且泡脚最好能没过小腿肚,这样效果更佳。泡脚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以身上微微出汗为佳。

如果泡的时间过长,一味追求出汗,反而会使身体陷入疲劳状态,过犹不及。

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同时血液会涌向下肢,有人会因脑部供血不足,感到头晕。

空腹或吃得过饱的人不宜马上泡脚

,泡脚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秋冬季节容易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人,可以在泡脚时放一些艾草、生姜与花椒。

艾草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生姜有温中散寒之效,而花椒可以有效地止痛去湿。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护肠胃

秋天是胃肠道疾病最易发作的季节,儿童易发腹泻,中年人易发肠炎,老年人易发消化不良等。民间有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之说。肚脐部脂肪层薄弱,容易受凉,导致寒气入侵,最先伤及肠胃,因此

秋季护好肠胃非常重要。

此外,

饮食切忌寒凉。

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其实西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

“寒瓜”

。西瓜性寒,食之清凉解暑,但到了白露节气,天气转凉,多食却会伤及脾胃,出现腹泻,甚至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这就是因为寒邪伤及脾阳,脾失运化,化生湿邪所致。

再谈到燥,田芬兰教授认为,

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这时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

“秋燥”

。肺为

“娇脏”

,喜润恶燥,所以秋天的外燥最容易影响肺。

白露节气,人体精气开始收藏,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

,可选用补而不燥、不腻的平补之品。秋天雨少天干,要多喝汤、水浆、牛奶等,多吃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饮食因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别忘禁食寒凉。

白露时节养肺,最好以食补代替药补,而食补首推粥。

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百合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等,皆是不错的选择。此外,粥与脾胃相得益彰,有助于健脾养胃,可为秋冬进补打好基础。

沙参、玉竹是清补润燥佳品,适合在白露时节佐菜煲制汤羹。沙参

(北沙参)其味甘苦而性微寒,能清肺中之热,祛肺中之痰,补肺中之气。治久咳,退寒热,安神。《本草纲目》说:

“沙参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中医认为肺有实热或虚热者都可用沙参。如肺有虚热,嗽痰咳血,潮热似痨症,可用沙参以退潮热,理咳血。但要注意,凡伤风感冒初起,抑或患有风寒咳嗽,经常多白色痰涎者,则不宜服用。玉竹,味甘性平,能去虚痨客热,除烦躁,止消渴,润心肺,调理五痨七伤。玉竹不寒不燥,民间常用玉竹配鸡煲汤,因玉竹有柔肝熄风之效,因此,该汤既可补血理肝虚,又不会因鸡性热燥引起肝火。中医认为玉竹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常与麦冬、沙参等配伍煎服。现代药理研究指出玉竹煎剂有降血压和强心的作用;并对高血糖症有抑制功效。因此,

近年来,玉竹常被用作糖尿病患者食疗方案中。须注意玉竹滋腻,痰湿偏重、舌苔厚腻者不宜食用。

此外,

白露时节起居应早卧早起,

因为早睡可以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同时,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

为了贮存体内阳气,应少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以“养阴培元”。

秋天可以增加一些户外运动,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且持之以恒。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最后,田芬兰教授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助大家轻松迎白露:

白露时节日渐凉,晨练夕谈添衣裳。

早睡早起精神爽,按时作息体健康。

未寒添膘加营养,每餐四菜一热汤。

难能可贵心舒畅,笑口常开一帘香。

起居养生

白露时节处于夏秋交替之际,这时候夜间的时间相对夏季会有所增长,应注意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时的气温也逐渐下降,《养生论》中有

“初秋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

的说法,说明白露之后需注意添加衣物。夜间寒气也明显加重,因此应该收好凉席和夏被,开始使用比较厚实的秋季被,避免晚上睡觉感风寒,引起感冒。

运动养生

白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为了锻炼身体的耐寒力,让自己能健康地度过寒冬,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一日之计在于晨”

,适当的晨练能调动人体“正气”,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较舒缓的运动,选择的项目应因人而异,其重点在于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在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做一些呼吸、闭目养神的动作,做到

动静结合,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以平秋天肃杀之气。

饮食养生

俗话说

“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指的是脾胃虚弱,所以秋天应少吃“瓜”类,如西瓜、冬瓜、黄瓜等性寒的瓜果,同时也要少吃冷饮、生冷海鲜等寒凉食物,避免伤及脾胃。

另外,秋天属肺,味属辛,且气候干燥,应少吃生姜、牛羊肉、辣椒等辛辣之品,以防肺气过剩,耗伤津液。为了健康过冬,人们一贯有

“秋季进补”

的习俗。此时可以适当多食甘、淡滋润之品,既可调补脾胃,又能清肺润燥,防治

“秋燥”

,如水果中应季的梨、葡萄、龙眼等润燥补虚之品。

“吃龙眼”是福州地区白露节气的习俗,龙眼本身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可适当食用。

还可食用蔬菜中的胡萝卜、藕、银耳、豆类、海带、紫菜等时令之品。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还可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肉、鱼、鸡肉、泥鳅等滋补的食品。白露时节,南方粮食成熟,正是酿酒的好时节,许多地方都有酿酒的习俗,多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俗称

“白露酒”

,在秋意渐浓,夜晚凉意拂人之时,正适合喝一杯暖暖的白露酒。但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慎饮,虽然这种酒度数较低,还是会有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且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白露八月节坐功图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阳明胃燥金。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

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气留滞腰背经络,洒洒振寒、苦伸数欠,或恶人与火、

闻木声则惊,狂、疟、汗出、鼽衄、颈肿喉痹、不能言、颜黑、呕、呵欠,狂歌上登、欲弃衣裸走。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名家谈节气防病与文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往期回顾

立秋|立了秋,把扇丢。

雨水|陈宝贵教授谈雨水养生

春雷惊蛰万物苏倒寒风起百病出

惊蛰|李佃贵教授谈节气疾病与文化

5.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春分|孙光荣教授谈春分防病

清明|刘华一教授谈清明养生

清明|马融教授谈六防儿童病

奇怪的知识|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过二月二

购买本书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