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秋意渐浓,说起秋季养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春捂秋冻”的老话。到底什么是“秋冻”?就是少穿点衣服那么简单吗?其实不然,今天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何为“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中国古老的养生经验,这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说法相匹配,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受到气温环境的影响,想要保持身体健康也要适应气温环境的变化。
提醒大家
,“春捂秋冻”是相对而论的
,是有条件的,年轻人、身强力壮之人,添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有的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这三个地方千万不能冻
1.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秋冻虽好,但是最不能受冻的就是脚了。秋季早晚温差越来越大,脚离心脏最远,如果还继续穿凉鞋,脚不受冻才怪。
中医认为,脚为人之根,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整个身体都会受凉。
2.肚子不能冻
秋天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早上凉飕飕的风,中午阳光热辣辣。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身体最容易着凉的地方之一就是腰腹。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都和肚脐受凉有关。肚脐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着凉,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就都找上来了。
3.头不能冻
和夏天湿润的风相比,秋风干燥且猛烈,所以秋天出汗时不能像夏天一样,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中医认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秋风温度低、湿度低,猛吹额头在带走大量阳气的同时还会使寒邪入侵。这可能会导致头部血管痉挛,引起感冒、偏头痛、血栓脱落,甚至脑梗。
特殊人群别秋冻
膝关节炎、腱鞘炎、肩周炎等
四肢关节疾病的患者就不适宜秋冻,因为关节内部本身血供并不丰富,寒气可导致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代谢减慢,反而易加重症状,尤其在夜间温度较低时,更要做好保暖工作。
其次是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的患者受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血流量进一步减少,严重者可能会引起组织坏死,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从年龄上来说,
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都不适合秋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