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  区别燥与热,解决办法各不同~ 秋季养生  区别燥与热,解决办法各不同~秋季养生 区别燥与热,解决办法各不同~

秋季养生 区别燥与热,解决办法各不同~

秋天来临,昼夜温差变大,

静电也开始出现,

静电出现说明燥出现了。

前几期软文我们分析过秋燥,

为避免大家对热和燥混淆,

现在给大家介绍如下↓↓

燥和热的区别:

燥无汗

热有汗

。夏天热,汗多者——不燥。入秋,

汗液逐渐减少

毛孔逐渐关闭

,燥开始慢慢出现。皮肤是关闭的而干燥的,但是体内还是热的(热能从皮、肉、筋、骨一层层内敛)。

所以初秋的阶段,从热燥,变成燥热,深秋就是凉燥,冬天就是凉了。

当然,这个上面指的是季节带来的改变,如果是吃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导致的非季节变化转变,则另当别论。

燥的类别:热燥和寒燥

寒燥:

全的寒燥,是缺乏热能蒸发水分,表里都寒,就叫寒燥。比如冬季的寒冷干燥。物理上是干燥,但是冬天为何不说“寒燥”,而只说'寒"呢?因为,燥是是需要热能推动的,冬天热能涵藏,没有热的作用,燥也就体现不出来。所以不说“燥”,只说“寒”。

2.还有一种燥,它是“热不归位”,

相信大家都有过上火经历,常见症状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痘等。对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认为体内火太大了。

不过,绝大多数现代人的常见症候却是:常年上火不断,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诸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上浮于表,把上面和外面的水分蒸发过多导致干燥,这种干燥的下面,是冷湿。上热下寒,又上火又怕冷,真寒假热,这个不叫“热燥”,称为“热不归位”的燥,

其本质是寒燥

当然只要把热引下来,引入下面的水中,水分蒸发,上面的干燥就解决了。

热燥:

1.热

蒸发水分,导致水分不足,叫热燥。这种情况比较少,只有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就解决。

2.用热药太过而出现的热燥。这种情况很只要把热源去掉,喝点水就可以解决。

热和燥的一体性:

在人体阳常不足的前提下,是没有绝对热太过的,所有热能都是需要涵藏起来的,引申而言,热能尽量不要消灭掉(寒凉泻阳)。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上下相对关系,往往上热就会下寒。所以,当出现上热的时候,正确的处理原则,是把热引下来,把下面的寒水蒸发上去,实现水上升,火下降,水火既济,就解决了“上热”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下寒”的问题;同时创造了“寒热交流”的生机。

这个机制,不仅仅解决了“上热”,同时也解决了“燥”的问题。所以,热和燥,在根源上,都是“下热不足”,都可以通过“加热敛热”的方式解决。所以,热和燥,是一体的。

乃至于,风寒暑湿燥火,都是一气周流的六种变化而已,六气本质也是一气,“六”的根本还是“一”。

一个根本,因为六种位置的变化,体现出了六种表现形式。

分中看到合,合中包含分,这才符合中国文化太极道的原则。

以上是燥和热的对比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近期精彩回顾: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