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
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苦夏终于结束了,
天气将逐渐凉爽。
立秋并不代表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在气候学上,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日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丨
立秋后,风力、昼夜温差加大,去暑转凉,
早晚人们会感觉到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丨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昼夜温差大,
清晨室外植物容易凝结露珠;
三候,寒蝉鸣丨
秋凉后,蝉们发声困难,
因知道生命将近声音变得凄切。
立秋养生之日常起居
适当秋冻,增强抵抗力。
初秋之季,虽有凉风时至,但暑热未尽,天气变化无常,因此不宜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受风,很容易伤风感冒,反倒适当的“秋冻”,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最好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应
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汤粥开胃,清淡进补。
初秋进补建议多食粥品,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此外,此时西瓜、香瓜不能吃多,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
运动养肺。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正是锻炼身体的黄金时机,每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慢跑、呼吸操、快走等。
收敛神气,保持安定。
注意避免不良情绪波动,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精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
增酸少辛敛肺气
立秋后应少吃葱、姜、蒜等辛味食物。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
适当多吃酸,可收敛肺气、防秋燥。
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等功效。它特有的香味还可以缓解压力过大带来的不良情绪,又被誉为“养心开郁佳果”
酸甜爽口,果汁充沛。其花青素和白藜芦醇含量丰富,能抗氧化。常吃还能益气补血、利尿消肿,但葡萄性寒凉,经常便秘、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又称山里红,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有生津液、利咽喉、消食积、散瘀血的功效,尤其对食积不化、痰热内生导致的口干口臭、咽喉隐痛很有疗效。它还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能防癌、辅助降血压。
立秋需养脾胃
立秋虽属秋季,但暑气仍烈。
天上烈日,地上水湿,湿热交蒸,人居其间,并不好受。湿热之气进入人体,则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
这个时节应该如何保养脾胃呢?
多吃一些
祛除湿热的食物
健脾胃的食物
,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芡实、山药、小米、豇豆等。
忌食生冷
食物,以免损伤脾阳。
按摩丰隆、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
丰隆穴是
的要穴;
脾俞可以
健脾和胃
,让人胃口大开;
足三里能
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以上三穴各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燥调理5个重点
一、饮食注重摄养
适当食用寒凉食物,如豆腐、梨、银耳、百合等
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过甜、过咸的食物
少吃含糖饮料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二、起居注重调养
早睡早起,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皮肤水分蒸发快,洗浴不宜使用碱性大的用品
三、精神注重修养
有意识地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四、运动注重养护
运动量不宜过大和过于剧烈
五、防病注重保养
白天喝点温开水,晚上喝点蜂蜜水,补充水分,防止便秘
喜欢我们就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健康
唯有健康与爱不可辜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3-09
03-09
04-16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