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顺时养生】雨水养生 【二十四节气 顺时养生】雨水养生【二十四节气 顺时养生】雨水养生

【二十四节气 顺时养生】雨水养生

顺时养生

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秉承天地之元气,调节人体之经脉,中国古代的历法,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确定季节,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

中医学认为,顺应四时养生方能健康长寿。

因此人们应该懂得如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

2022年,北京市中医名师张向群专家团队精心编写《顺时养生: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智慧》一书。本书力图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心理、起居、饮食、运动注意要点。读者不仅能从中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在各个节气中如何让身体顺应自然的节奏。

↓点击下方链接购入书籍↓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二月十九日前后交节,三月五日前后结束。雨水是表示降水情况的节气之一。既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也表示在降水形式上,雪减少了,雨增多了。在雨水日,我国四川一带有妇女回娘家的习俗。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去拜望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我国古代,客家人有在雨水节“占稻色”的习俗。通过炒糯米花,从糯米花爆出的成色好坏,来占卜当年稻米的产量。

雨水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至0℃以上,所以降雪减少,降雨增多。此节气大量冰雪解冻,消耗很多的热量,气温回升速度减慢,我国只有华南部分地区迎来春天。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雨水时节降水量是南多北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故有“春雨贵如油”。

自然界

自然界的阳气继续上升。温度随之上升,冰雪融化,雨水增多。部分地区,因为雨水增多,天地间湿气增加。自然界的阴气继续下降遁入土中。

人体的元阳继续从脾升发。人体的元阴继续潜入脾。

养生原则

宜护肝阳,助脾运。忌湿冷、油腻、心燥。

此时,雨量增多,“倒春寒”现象严重。寒湿之邪侵犯人体,可出现腹胀、便溏、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变化的天气也会造成情绪波动、血压不稳。故此时宜护肝阳,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雨水精神调摄

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使人出现精神抑郁、忧思不断。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要冥思苦想、钻牛角尖,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应心平气和,避免大怒,使肝气不横逆。保持良好的心情,珍惜从冬到春、从寒冷到温暖的大好春光,不以外物变化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做到恬静愉悦,心胸开阔,善待自然的变化。走出家门、走出自我,可以与好友一起春游,观赏万物复苏,通过与自然亲近、与他人交流、适度运动锻炼等方式,舒畅情志,预防抑郁或恼怒等不良情志的发生。

观雨水润物无声,以雨水孕育心中的爱,以爱滋养心田。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恰似一条一条的河流,而人心里的爱就好比是雨水。雨水是一种流动的状态,象征感情的流淌,象征生命能量的流动,象征爱的流动。如果人内心爱的雨水少了,就会出现内心的沙漠化。雨水时节,我们耕耘心田,激发、滋养心中爱的能力。心里有爱的能力,才能慈悲善良,才能感到幸福快乐。

雨水起居调摄

雨水宜适当“春捂”

雨水节气虽然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但是在这一时间段,气温并没有上升太多,也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时候。因此,在穿衣上,仍然需要防寒保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急脱冬衣的同时,也不要过分“春捂”,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另外,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提前备好衣物,一旦气温下降,及时增添衣物。

“春捂”的原则是,

下装厚而上装薄,保暖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雨水宜睡前泡足

雨水时节,人体内还有冬季存留的寒气,这时人们可以借助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晚上泡泡脚,从而帮助祛除积在体内的寒气,有益于助养人体升长的阳气。

此时,可选用

“红桂汤”泡足。即红花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艾叶9克,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加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文火熬至2000ml,每日晚间泡足。

泡脚时需要注意:以温水开始,慢慢加热,千万不能一开始水温就很烫,这样会把寒气逼回体内。每天泡足二十分钟左右,身体感觉温暖,微微汗出即可。不能图一时之快,大汗淋漓,导致伤津耗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群不适于泡脚,如腿部皮肤病、下肢静脉曲张、血压控制不佳者等。糖尿病人群需注意水温,避免烫伤。

雨水宜防高血压

雨水时节,阳气渐渐升发,天气逐渐转暖。而春季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肝,正所谓“天人合一”。此时,人体肝阳也容易上升,引动气血上行,而出现血压波动的情况,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生活中要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年老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适当监测血压。患有高血压的人们需要规律服用药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熬夜。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雨水不宜用冷水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也会逐渐增多,湿气过盛也随之而来。用冷水洗脸、洗手,甚至洗头,湿寒就容易侵入体内。而此时人体阳气处在升发状态,尚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关节,易酸痛,重则肿胀变形,滞留于头,易引起头痛。

雨水饮食调摄

雨水饮食调摄要点:

多清淡少油腻

雨水节气,气候转暖,阳气渐旺,风多物燥,应注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应季绿色蔬菜,以防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

雨水节气,北方虽然雨水仍较少,但湿气渐升,饮食当增加甘淡之品以健脾祛湿。

雨水适用食谱

1.花椒油莴笋丝

【原料】莴笋200克,花椒粒适量。

【做法】

(1)莴笋去叶、去皮,洗净,切丝。

(2)起油锅,入花椒粒,炸至香味出。

(3)放入莴笋丝,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酱油、盐,再用旺火快炒即可。

【功效】健脾利尿。

【适宜人群】尤其适合高血压、糖尿病、小便不利、尿血者食用。

2.陈皮茉莉花茶

【组成】广陈皮3克,茉莉花茶6克。

【制法】将茉莉花茶、广陈皮置于茶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泡2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疏肝,理气祛湿。

【适宜人群】尤其适合肝郁脾虚者饮用。

3.山药陈皮粥

【组成】山药50克,广陈皮5克,小米5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水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理气。

【适宜人群】尤其适合消化不良、脾虚咳喘、病后体弱者食用。

雨水经络调摄

1.艾灸足三里穴

【取穴】当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脊外开一横指。

【方法】取正坐位。以艾条温和灸,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两侧足三里各灸十分钟。

【功效】足三里穴为胃经穴,是全身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运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2.按压太冲穴

【取穴】取正坐或仰卧位。穴位在足背侧,在第二足趾跖骨连接部位的凹陷处。

【方法】取端坐位。先屈曲左膝,右手虎口持左足,以右手拇指按压左太冲穴。力度以局部有明显酸胀痛感为度。按压频率为一呼一吸按压四至五下,每穴按压时长五分钟。再以左手拇指,按压右侧太冲穴五分钟。

【功效】太冲穴为肝经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按压太冲穴可以激发肝经阳气,助其升发。

雨水养生小结

宜善待自然变化,激发心中爱的能力。

宜适当“春捂”,睡前泡足。

宜监测血压,按时服药。

宜食莴笋、菠菜等新鲜、应季蔬菜。

宜饮陈皮茉莉花茶、服扁豆薏米粥,以健脾祛湿。

宜练习陈希夷雨水坐功。

宜艾灸足三里、按压太冲穴。

不宜过早晨练或在雾露中锻炼,不宜用冷水洗漱,饮食不宜过于油腻。

来源|顺时养生

编辑|王晨阳

审核|叶冬红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