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十四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80后护士的筑梦之旅】,每天一起学习。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头皮损伤】

1、头皮下血肿:疼痛明显、血肿比较局限,无波动。

一般血肿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2、帽状腱膜层血肿:易扩散,波动感。

治疗:血肿小可加压包扎;血肿大必须及时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3、骨膜下血肿:多见于颅骨骨折或产伤。血肿张力高、有波动感。早期:冷敷、不宜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颅骨缝流入颅内。

4.头皮裂伤:清创时间:6~8小时内最佳、头皮血供丰富受伤已超24小时、只要无明显感染征象,仍可彻底清创一期缝合。

5.头皮撕脱伤:是最严重的头皮损伤,常因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而发生休克。头皮不完全撕脱者,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后缝回原处。如完全撕脱,清创后行头皮血管吻合或将撕脱的头皮切成皮片植回;如撕脱的皮瓣不能利用,需在裸露颅骨做多处钻孔至板障层,待钻孔处长出肉芽后植皮。

【颅骨损伤】

按部位

:颅盖骨骨折、颅底骨折;

按形态分

线性骨折(最常见)、凹陷性骨折(粉碎性);

按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性、开放性。

一、颅盖骨折

分类:分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

【临床表现】

线性骨折压痛、肿胀;凹陷骨折好发于额、顶部,多为全层凹陷。

【处理】

线性骨折本身不需处理。如骨折穿过血管沟或静脉窦,应警惕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凹陷性骨折手术适应症:凹陷深度>1cm,位于重要功能区,出现功能障碍或局限性癫痫,骨折片刺入脑内,损伤大血管、神经、开放性骨折等需要手术。

实验室检查:最常用的辅助检查:X线

二、颅底骨折:

大多是线性骨折,

颅底的硬脑膜和颅骨贴敷紧密,故颅底骨折时易撕裂脑膜,产生脑脊液外漏成为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

瘀斑部位

脑脊液漏

可能累及的神经

颅前窝

眶周、球结膜下(熊猫眼征)

嗅神经、视神经

颅中窝

乳突区(

Battle

鼻漏和耳漏

面神经、听神经

颅后窝

乳突部、咽喉壁

--XII

对脑神经

【处理】

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重点是预防颅内感染,

脑脊液漏一般在2周内愈合,4周未自行愈合者,需作硬脑膜修补术

。出现脑脊液漏时即属开放性损伤,应使用TAT及抗生素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存在脑脊液漏者,应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

(2)脑脊液漏的护理重点是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

1)鉴别脑脊液:病人鼻腔、耳道流出淡红色液体,可怀疑为脑脊液漏。但需要鉴别血性脑脊液与血性渗液。可将红色液体滴在白色滤纸上,在血迹外有较

宽的月晕样淡红色浸渍圈则为脑脊液

;可根据脑脊液中含糖而鼻腔分泌物中不含糖的原理,用尿糖试纸或葡萄糖定量检测以鉴别血性脑脊液与鼻腔分泌物。有时颅底骨折伤及颞骨岩部,且骨膜及脑膜均已破裂但鼓膜尚完整,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进而被病人咽下,故应观察并询问病人是否经常有腥味液体流至咽部,以便发现脑脊液漏。

2)体位:取

半坐卧位,头偏向患侧

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

脑脊液漏停止3~5日后可改平卧位

。如果脑脊液外漏多,取平卧位,头稍抬高,以防颅内压过低。

3)局部清洁消毒:清

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毎日2次

,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至颅内;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放置干棉球,棉球渗湿及时更换,并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此估计漏出液量。

4)预防脑脊液逆流:

禁忌堵塞、冲洗、滴药入鼻腔和耳道,严禁经鼻腔置管(胃管、吸痰管、鼻导管),禁忌行腰椎穿刺

。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鼻涕;避免挖耳、抠鼻;避免屏气排便,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颅内,引起气颅或颅内感染。

5)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TAT或破伤风类毒素。

)颅内低压综合征的护理

1)原因:颅内低压综合征为脑脊液外漏过多导致。

2)表现:病人出现直立性头痛,多位于额、枕部。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剧烈,平卧位则很快消失或减轻。常合并恶心、呕吐、头昏或眩晕、厌食、短暂的晕厥等。

3)护理:一旦发生,应嘱其卧床休息,头低足高位,遵医嘱多饮水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大量补充水分。

【脑损伤】

:颅脑内由内向外为: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颅骨、头皮

发病机制:

①外力作用于头部,由于颅骨内陷和迅速回弹或骨折引起脑损伤,常发生在着力部位;②头部遭受外力后的瞬间,脑与颅骨之间相对运动造成脑损伤,既可发生在着力部位,称为

冲击伤

;也可发生在着力部位的对侧,即

对冲伤

。这2种因素在加速性损伤和减速性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加速性损伤中,主要是第一利因素起作用,在减速性损伤中,上述2种因素则均起作用;在减速伤中,无论着力部位在枕部或额部,脑损伤均多见于

额、颞叶前部和底面。

脑震荡

是最轻的脑损伤,特点是伤后即刻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至少留院观察24小时(避免迟发性脑出血)

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意识恢复后,对受伤当时和伤前近期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称为

逆行性遗忘

治疗:无需特殊治疗,卧床休息5~7日,适当使用镇静阵痛药,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

脑挫裂伤

既可以发上在着力部位也可以发生在对冲部位。

一、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伤后昏迷半小时以上;

2、头痛、恶心、呕吐,脑挫裂伤最常见的症状

3、可出现偏瘫等局灶体征、伤后3~7天出现继发性脑水肿

二、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可见:红细胞

CT(首选

):散在、片状、高密度阴影

三、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的功能状态,一般

伤后立即昏迷是原发性脑损伤

伤后清醒后转为昏迷或意识障碍不断加深,是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的表现

;躁动病人突然昏睡应不果病情恶化。通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对病人进行评分,用量化方法来反映意识障碍的程度。

2.瞳孔变化:对比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同时注意观察两侧眼裂大小、眼球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所致

伤后瞳孔正常,以后一側先缩小之进行性散大、并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

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成去皮质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表现;

双側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对光反射消失,伴眼球分离或异位,常是脑干损伤的表现

眼球不能外展且有复视者,多为展神经受损

眼球震颤常见于小脑或脑干损伤

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或仰卧位,避免切口受压;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侧卧或侧俯卧位。

颅内血肿

急性血肿(

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伤后

3日至3周

出现症状);慢性血肿(伤后

3周以上

出现症状)

硬脑膜外血肿:急性,出血形成血肿部位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

典型特征:

中间清醒期:昏迷(脑震荡)-清醒-昏迷(出血导致脑疝)

处理:

(1)非手术治疗:凡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稳定,CT所示幕上血肿量<40m,幕下血肿

量<10ml,中线结构移位<1.0cm者,可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前提下,采用脱水降颅内压等非手术

(2)手术

治疗: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原则上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可根据CT所见采用骨瓣

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妥善止血。

要求24~48小时内手术,目前多主张采用CT定位钻孔加尿激酶

溶解血肿碎吸引流术

硬脑膜下血肿:急性或亚急性;出血形成血肿部位在硬脑膜下方与蛛网膜之间;伤后持续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

治疗原则与硬脑膜外

血肿相仿

经形成完整包膜且有明显症状者,可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置

管继续引流。

脑内血肿:常与硬膜下血肿并存,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为主。

治疗与硬脑膜下血肿相同,多采用骨瓣或骨窗开颅。

脑干损伤

脑干组成:中脑、脑桥、延髓

1、受伤后:立即持续昏迷、瞳孔大小不等、多变(动眼神经位于中脑引起)

2、最典型表现:去大脑强直、中脑损伤表现去大脑强直:四肢强直、角弓反张、头颈后仰。(去皮层强直: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

DowntoGehenna,oruptotheThrone,

hetravelsthefastestwhotravelsalone.

无论是坠入炼狱还是登高王权,

独自旅行的人往往走得最快。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