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坐久了站起来时脚后跟痛,站久了走起来脚后跟痛,没有拉伤也没有扭伤,没有肿也没有破,为何脚后跟如此痛?
在骨科门诊中或疼痛科门诊中,不少中老年人、产后女性常常会这样描述脚后跟疼的困扰。
常见症状
足底烧灼样疼痛;
早晨起床或休息后脚跟一着地,有针刺样疼痛,稍加活动后疼痛而减轻,但走路较多疼痛又加重;
触压足底或足跟时疼痛;
脚尖站立时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加重
倘若接受X光片照射,可以看到足跟部位出现了骨质增生,其余一切正常。其实,这是一种病症。学名叫"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多种足跟部疼痛综合症,主要指足跟底部持续钝痛,跟腱附着处也会有肿胀、压痛。
目前认为有跖腱膜炎(足底筋膜炎)、脂肪垫萎缩、神经卡压等,均可造成跟痛症,其中跟骨结节周围的以疼痛、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主要是由于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引起的。
常见原因
足底筋膜炎;
足跟骨刺;
足底脂肪垫萎缩;
足跟骨骨内压增高
跟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站立时,有50%以上的体重是由跟骨与距骨来承担的。中老年人跟骨后内侧如果有骨质增生、跟骨脂肪垫的萎缩、跖腱膜的弹性减弱,加上骨质疏松,当长时间站立、行走时,就容易诱发此病。
跟痛症看似小问题,一旦发作,疼痛还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一般情况下,医生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疼痛继续恶化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跟痛症发作时,可应用消炎止痛药物、理疗、局部封闭等手段来缓解疼痛。还可以应用特殊的足跟支具,通过减轻跖腱膜的张力来止痛。
保守治疗
不穿硬底鞋;
避免长时间站立;
减肥;
局部理疗;
温热水泡脚;
口服消炎止痛药;
局部注射封闭;
牵拉足底筋膜、跟腱;
使用足底垫、跟骨垫
缓解、治疗跟痛症,重点在于日常的护理和预防。
每日用温水洗脚
,保持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
2、防寒保暖。冬季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
3、鞋的大小要合适,质地柔软、宽松,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为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软,尤其鞋跟里面要有弹性,
鞋内最好垫有薄的鞋垫
,这样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鞋底过薄过软还容易损伤足部。
4、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的韧性增加,骨质增长。
行动不方便者,每天可做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
,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减缓韧带蜕变松弛的进展。
高钙饮食
,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动物骨头汤,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牛奶、豆浆。100克豆腐渣中含钙100毫克,几乎与牛奶的含钙量相等,是最价廉、最易得的补钙佳品。
练好9个动作告别脚后跟疼
跖腱膜的作用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类似于一个传送带,在足部的运动过程中吸收震动,传导力量,维持足弓的稳定。剧烈运动(如行军)造成慢性微损伤,炎症发作。
早期的休息很重要,建议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垫专业的足弓支撑鞋垫来减轻跖腱膜的压力。
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跖腱膜炎(足底筋膜炎)牵伸锻炼的方法。这些方法是配合其他治疗方法的,达到综合治疗跖筋膜炎。
左上图:在塑料瓶里装凉水,置于足弓下,前后滚动,在按摩跖筋膜的同时达到冰敷的效果。每次10分钟,每天3次。注意避
免冻伤
右上图:坐下,用一只手将足趾扳向上,另一只手按摩足跟前方的筋膜。每次10分钟,每天3次。
左下图:提踵运动,每次坚持10秒,开始每组10下,之后增加到每组30下,每次做3组。每天3次。
右下图:用脚趾抓东西,例如玻璃球之类。每组做10下,每次做3组,每天3次。
用毛巾做牵拉练习。每次坚持30秒,开始每组10下,之后增加到每组30下,每次做3组。每天3次。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这里所说的锻炼时间与次数只是一个推荐做法,当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逐步加强。
●●●●
下期更精彩
●●●●●
中医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
如果需要咨询健康方面的问题请直接文字留言,由专业的中医及时为您解答。
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公众微信号:
jiankang3399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10-28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