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节气  惊蛰 本月节气  惊蛰本月节气 惊蛰

本月节气 惊蛰

节气|惊蛰

3月5日,我们将迎来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是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整整一个冬天,动物们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此称为“蛰”。到了“惊蛰”这一天,一声声春雷,如同闹钟,惊醒蛰居的动物们,此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而时有春雷。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组成了每一年的第一气—厥阴风木,其中,立春和雨水为孟春,惊蛰和春分为仲春。

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的浓了起来。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物蠢蠢欲动。“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春雷阵阵,是一种号角声,唤醒沉睡的万物。沉睡的昆虫、冬眠的动物、含苞待放的桃花,就连那茶园里的茶树,似乎也感受到春季的号召,些许茶树枝丫上,身披白毫的芽头探出脑袋,只为一睹春的芳菲。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节到惊蛰,春水满地

惊蛰时节,春耕之后,农夫们都要挑选每一个代表希望的作物种子。认真播种,用心对待,在四季的风雨里艳阳下,种子发芽生长,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告慰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和人类的辛勤劳作。

《春晴泛舟》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

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黄鹂鸣叫。

三候:鹰化为鸠

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只有斑鸠飞出来,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意为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节气,更像是迎接一个春天的盛大仪式。漫漫冬日,万物几乎都选择了蛰伏,经历着北风的洗礼和历练,汲取冰雪的滋润和慰藉,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只待春雷炸响,便要轰轰烈烈竞相绽放,装扮一派万紫千红。

《惊蛰》(左河水)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养生重点

正如张华文先生在《春季养生篇》所提到的,春天的特点是暖荣,春天特色是升发。春季养生注重生发之阳气,着眼一个“生”字。

春季五行属木,对应人体五脏之肝脏。春季养生注重舒肝理气、避免肝木生火冲心、避免肝郁气结克脾胃运化,木火刑肺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养生的重点是注重起居的暖与凉、饮食的升与降、情志的舍与得、锻炼的动与静。(摘至张华文先生

《春季养生篇》

惊蛰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惊蛰节气养生

饮食养生

适当多吃温热健脾食物

惊蛰时天气虽然有所转暖,但余寒未清,在饮食上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以壮阳御寒,如韭菜、洋葱、天蒜、魔芋、香菜、生姜、葱等,这些食物性甘味辛,不仅可祛风散寒,而且能抑制春季病菌的滋生。

惊蛰时还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多食野菜益健康

惊蛰以后,野菜陆续上市。野菜吸取天自然之精华,其营养丰富,有些本身就是药材,多食有益健康。如荠菜、蒲公英。

运动养生

早起伸懒腰

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可起到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也可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所以提倡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

平日多散步

春暖花开之际,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众多寿星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散步,尤其重视春季散步,因为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

多做户外活动

所谓户外活动,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园、大自然中的一些运动,如钓鱼、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室外空气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促进生物骨骼生长的好养料,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飘游”,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

起居情志养生

起居宜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意思是说,春天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早睡早起去“春困”。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之所以出现“春困”,是因为人体的皮肤在冬天里受到寒冷刺激,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和毛孔闭合。随着惊蛰时气温慢慢升高,人体皮肤的毛孔、汗腺和血管也逐渐舒张,所需要的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但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外周的血液增多了,供应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加之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人们就会出现“春困”现象。

“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情志养生

情绪宜舒缓

春阳上升,不仅是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就连心情也随之波动,“心动则五内俱焚”,时常出现激动易怒、敏感等。此时应勤动脑体、不动心,感觉“迟钝”些好,不要太纠结于得失名利,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放下的时候不要舍不得,否则容易心动不宁、五脏不安。

少说话,闭口不言:养生又养心

自古以来,少说话的观点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赞同。药圣孙思邈提出“多言伤气”;宋人陈直在一部关于养生的书中将“少言语,内养气”排在首位。

同时,也有不少寡言养心神的妙招流传了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

1、双手握固:收敛心神

婴儿握拳头的方式不像成年人一样拇指在其余四个手的上面,而是蜷缩在另外那些手指下面,大拇指的指尖和无名指的根部相抵,其余四指回握。这种手式,就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握固。《诸病源候论》有云:“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

牵过婴儿小手的人都明白,他们握的力度很大。古人认为无名指的根部是肝魂关窍之所在。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生而神灵,宝宝作为天地的精华所在,出生就已经会保护自己了。

从养生的角度解读《老子》中“骨弱筋柔而握固”,是说婴儿身体虽然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他们的护体秘诀就是双手握固。道家养生气功八段锦中,“攥拳怒目生力气”,攥拳的方法就是握固,握固法能“定魂魄、辟邪气、防疾病”。

2.喝养生茶饮,升阳散寒

《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茶也是平民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就像油盐酱醋一样,既是生活的日常,也是养生保健的良药。中医调制的“心倍力”养生茶,十种药食同源的食品组成,十珍成分包含有薏苡仁、苦荞麦,健脾祛湿;山楂、薤白,温胃养阳;沙棘、木耳,脉道通畅。中医养生茶饮,遵从道家五行相生之道,利用食材的升降特性,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行相生、生生不息。在春季,喝养生茶顺应春天生发之气,温阳而不燥、健脾而祛湿,给心阳以动力,升清而降浊。

穴位养生

惊蛰时,天气变暖,大地回春,正是“扶助正气,避让邪气”的好时机,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按摩5个穴位,帮你唤醒身体

1.醒大脑:按风府穴

先是用手梳头,用指腹抓揉头皮各部位后,两手并排,十指分开,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梳头,再用两手指压风府穴三下为一次,共做六次。此法能让头脑清醒,还能平衡血压。

2.防感冒:摩鼻翼

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3.疏肝气:推搓两肋

4.补肾水:暖腰部,按“肾俞穴”

惊蛰,该注重肾水的调养。腰为肾之府,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呼气时,加做缩肛运动,吸气时放松。

5.养脾胃:揉“足三里”

养胃可揉揉足三里穴(关节外侧向下量4横指)。按揉时小腿略向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做1分钟。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释志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诗人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诗人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是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仲春时节,诗人扶帐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没有一丝丝的寒意。惊蛰前后,走在春天里,处处是温润的画卷。

节气是大自然留在人间的足音,也是大道给我们的启迪。从蛰伏走向奋起,从沉睡走向觉醒,这就是“惊蛰”这个节气中所包含的是上接天时、下达人事的上古智慧。

经过这次疫情后,许多固有的认知和周围环境都悄悄地改变着。人们更注重健康、更珍视情感。

辛丑年,你所感知的春天,你将要经历的春天,肯定与以往所有的春天不同。希望我们是在赶往春天的路上,准备邂逅美好的那些人,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文章来源:华文堂国医馆,感谢作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