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从立冬开始 冬季养生,从立冬开始冬季养生,从立冬开始

冬季养生,从立冬开始

冬季,是指农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

每年11月7日或8日,我们就会迎来“立冬”这个特别的节气。立冬,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古人曾有诗曰:

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

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立冬之后,我们告别秋天:一个丰收、成熟的季节,来到沉寂、冷清和寒冷的冬天。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于是,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要防寒保暖。

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是,冬季更是中医养生的最佳时机。

冬季来临,天气渐渐变冷,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就会相应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但这样势必会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加上气候变冷,寒气凝滞收引,更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许多旧病因此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因此,冬季养生要从立冬开始。

立冬时节,养生应注意一个“藏”字,重在“收藏”与“保暖”。适当进补,辅以精神调养和有氧运动,在饮食上注重“温补”,多吃温性食物,少辛增酸,预防疾病;同时,早睡晚起、勤晒太阳以固护阳气。

总之,冬季养生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阴阳平衡的原理,通过心理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药膳养生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心理养生:内敛宁静

冬季寒风凛冽,草木凋零,景物萧瑟,给人一种凄凉感觉。同时,因天气寒冷,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日久则容易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产生抑郁,变得沉闷悲观、兴趣索然、疲劳或精力下降、嗜睡、食欲下降或贪食、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同以往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心理养生。

冬季心理养生的核心是“内敛宁静”。

这符合冬季养藏之道,机体由活跃、外向阶段,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内敛的人有一种柔性,他们无为而治,无为是指内心的平静,然而无为而无不为。内敛的人,内心是平静的,较少冲突矛盾的,而行动是敏捷的。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古语说:“静若处子”,一个“静”字足见少女的天生丽质,清纯可爱。宁静不是平淡,更非平庸,而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

二、睡眠养生:养藏阳气

立冬之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不像动物一样存在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入冬以后,中医倡导“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

立冬之际,要首先进行“阳气”补充。所谓的“阳气”,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而“阳气”对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

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三、运动养生:避免阴精阳气外泄

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季运动养生的关键是要避免阴精阳气外泄。

冬日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是:

1、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运动量;

2、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3、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衣服。

四、药膳养生:药补不如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季养生药膳对于增强体质,抵御寒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认为,

冬季养生的药膳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进行选择,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其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1、寒性体质:寒性体质的人比较怕冷,血液循环不好,手脚容易冰冷、易出汗、肤色淡、口淡无味、很少口渴,尿液偏多,大便不成形。建议这种体质的人平时应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温热食物,给身体足够的热量。比如牛肉、羊肉、海虾、糯米、韭菜、香菜、姜蒜、桂圆、红枣、荔枝、核桃等食物;

2、热性体质:热性体质的人喜欢吃冰凉的东西或饮料,喜爱喝水但仍觉口干舌燥;脸色通红、面红耳赤,脾气差且容易心烦气躁,全身经常发热又怕热,经常便秘或粪便干燥,尿液较少且偏黄。推荐“莲子百合山药粥”。

功效:清热益气,滋阴润肺。

材料:山药10g、莲子20g、百合20g、薏米20g、红枣5颗、粳米150g。

做法:1、将山药、薏米、百合、莲子放入温水中泡2个小时(也可在前一天晚上用清水泡下);2、莲子去芯、去皮;3、粳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4、薏米、莲子先下大火煮开5分钟后,加入山药、薏米、红枣、粳米大火煮沸,转小火;5、煮50分钟左右关火,加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总之,药膳养生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加蛋、奶、鱼、肉等食品,多吃甲鱼、羊肉、桂圆、姜蒜等食品

,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且属于寒性体质的人尤为适宜。此外,初冬时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要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不宜多吃麻辣类的火锅。比如饮食中适当多添加些醋,可起到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有人通过微信打发时间,有人通过微信关爱自己

感谢订阅—施毅智慧养生

微信号:shiyiys

智慧养生倡导者

1983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师从全国中医脾胃病学术带头人杨春波主任医师多年,是《中医心理学》、《中医体质学》等新学科的倡导者和拓荒者;1990年参与撰写并任副主编的《心身医学概论》(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是国内第一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身医学学科体系的专著;曾任福州市青年中医学会首届会长、福建省脾胃病研究会委员、南京自然医学学会理事等;近年来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举办100多场健康管理讲座,倡导智慧养生与个性化调理,帮助人们走出亚健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