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走路、爬山、长时间站立、或者由于本身足部疾病,穿不适合的鞋子,都容易引起
足跟痛
每天早晨起床足跟痛涨不敢着地,在地上活动一会儿后才有好转。走路时间稍长一些也疼,有时太痛了几乎都不能走路。
图片来源:Google
慢性、反复损伤导致疼痛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
针刺样疼痛
,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
足跟疼痛有
跟骨骨刺
跟部滑囊炎
跟腱炎
跟垫炎
跟骨骨折
等多种原因。
当受寒湿、久站、长途行走、奔跑和走不平路时,
足跟部的肌腱韧带即会发生慢性反复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
,出现渗出、水肿、粘连或滑囊形成,局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跛行。
图片来源:TrinityFootCenter
年纪大的人更易发生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呢?
原因是人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
如果长期持续的牵拉可在跖筋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使跖筋膜的弹性更差,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
如果跖筋膜附着在跟骨结节处的创伤性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就会刺激跟骨的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
鸟嘴样的骨刺
,骨刺在足负重时,可以对足底软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而疼痛。
图片来源:Google
骨刺形成之后一般是不会被吸收的,但经过治疗,足跟痛的症状可以消除。
足跟痛的鉴别诊断
足掌痛
: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症状包括足跟痛、足掌痛、肋间肌痛等。
足趾痛
:痛风性足趾痛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常急性起病。以趾、踝等关节红肿热痛起病者居多。
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
: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
适量锻炼,恰当穿鞋
平时尽量避免久站、久坐、长时间行走。
坚持适量的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
日常多做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图片来源:Pinterest
对于老年人,还要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
穿鞋时要注意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子,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或使用海绵跟垫,可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
要保持「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重要」的原则,其中
慢跑鞋
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CBSLasVegas
这4件事不要做
另外,要尽量避免做下面这些事情:
不要做严重加重脚跟部负荷的运动
,比如爬坡、搬重物等,以防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
,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
避免肥胖
,要避免糖、酒、咖啡等,这些物质将阻挠复原过程,并扰乱体内的矿物质平衡。
避免脚外伤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10-28
03-07
03-07
03-07
03-07